敘利亞危機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敘利亞危機

11歲的Sara*(右)與父母等一家七口原居於敘利亞霍姆斯(Homs)。戰爭開始時,他們一家由家鄉驅車南下,途中Sara頭部遭槍擊所傷,現在她和家人居於約旦城市扎爾卡。 *非受訪者真實名字(攝影: Sam Tarling / 樂施會)

 

更新於2020年3月25日

在2011年3月戰爭爆發前,敘利亞是一個中等收入國家,持續九年的戰事,令過千萬敘利亞人顛沛流離,數十萬人失去性命。學校、醫院等多項公共設施被炸成頹垣敗瓦,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頓,超過八成國民長期生活於貧窮線下。

自難民潮發生後,樂施會分別在敘利亞、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向超過200萬人提供食水、衛生設施以及向失去所有的家庭提供實質援助,而香港樂施會亦在2013年12月至2017年9月期間投放276萬港元,以支持相關的人道救援工作。


扶危濟困 刻不容緩

單次捐款 成為樂施之友每月捐款

  * 捐款會用作在全球各地推行救災、災後重建及扶貧項目。

現況

  • 據聯合國的統計,1,200萬敘利亞人被迫逃離家園,相當於戰前總人口超過一半
  • 在敘利亞境內,超過1,170萬人急需援助,當中620萬人流離失所,並且超過一次
  • 為避開戰火,近560萬名敘利亞人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冒著生命危險前往鄰近國家尋求庇護,以黎巴嫩爲例,敘利亞難民人口佔總人口六分之
  • 在約旦,超過八成 的敘利亞難民並非居於難民營內,散落在當地小區;在黎巴嫩,70%難民在貧窮線下掙扎求存
  • 自難民潮以來,超過350萬名敘利亞難民逃亡至土耳其,構成了難民潮的主要人口
敘利亞難民家庭

龐大的人道災難,除了死傷者及難民數字,背後其實都是有血有肉的故事。在戰事踏入第七年的時候,我們的同事曾經邀請來自敘利亞的難民挑選一件隨身物品,來分享他們的故事。這些樸實無華的物品,對他們來說是珍寶,紀念著已逝去的美好時光。

閱讀全文

 

樂施會的救援工作

樂施會的敘利亞難民救援工作由英國樂施會執行,工作地區包括敘利亞、黎巴嫩、約旦;而土耳其樂施會亦為逃亡至當地的敘利亞難民以及收容難民的社區提供支援。

敘利亞

自2013年7月開始,英國樂施會已在敘利亞境內設立救援辦公室,以便與其他救援夥伴向當地受戰火影響的人提供應急食水。在敘利亞,超過35%食水處理廠受戰火摧毀,近1,550萬人急需清潔用水以維持日常所需;而污水處理廠亦只能為不足一成國民的提供服務,失效的排污系統令細菌和病毒有機會乘虛而入,傳染病隨時會一觸即發。

因此,樂施會在敘利亞國內的首要工作目標,是確保仍身處於敘利亞的人能取得清潔食水,保持個人衛生及健康。在阿勒頗城(Aleppo),蘇萊曼哈拉比(Suleiman Al-Halabi)泵水站是主要的食水來源,我們除確保在戰事初期安裝的泵水發電機運作正常,以繼續向不同戰區的人們供水,亦在城內安裝第二個大型的發電機,以增強運送食水的能力,爲當地約150萬人提供支持。另外,在古塔大馬士革(Ghouta Damascus‎)的東部地區,樂施會著手修復廢物處理系統,並改良系統的設計,以解決排泄物堆積的問題,防止疾病傳播。

目前,樂施會在全國十四個行政區域中的其中八個區域提供人道救援,除了供應清潔食水,救援人員亦馬不停蹄走訪各地社區進行義工培訓,為決定復課的學生提供衛生及健康教育。此外,我們亦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緊急糧食,並重修灌溉系統,協助農民透過復耕重建生計。但當地局勢持續動盪,令我們的工作面對很大挑戰。

持續的戰火令國內的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頓,國民的生計因而大受影響。Nouf曾經逃離原居地阿勒坡(Aleppo),近來當地局勢相對穩定,她決定返回阿勒坡。樂施會向Nouf及附近社區超過250個家庭提供雞隻及飼料,讓他們可以透過飼養牲畜、售賣雞隻和雞蛋,重建生計。(攝影︰Dania Kareh / Oxfam)
 
持續的戰火令國內的經濟活動幾乎完全停頓,國民的生計因而大受影響。Nouf曾經逃離原居地阿勒坡(Aleppo),近來當地局勢相對穩定,她決定返回阿勒坡。樂施會向Nouf及附近社區超過250個家庭提供雞隻及飼料,讓他們可以透過飼養牲畜、售賣雞隻和雞蛋,重建生計。(攝影︰Dania Kareh / Oxfam)
現年40歲的Seeham在2016年為逃避戰火,帶著孩子離開敘利亞東北部城市代爾祖爾(Deir Ez-Zor)。過去幾年,她們一直四處流徙,甚至曾經露宿街頭。直到數月前,她們終於能夠回鄉,但家園和農地卻佈滿戰火燒過的痕迹。樂施會在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兩岸的多個村落協助與Seeham遭遇相似的家庭重建灌溉設施,讓他們能夠恢復耕作。(攝影︰Dania Kareh / Oxfam)
 
現年40歲的Seeham在2016年為逃避戰火,帶著孩子離開敘利亞東北部城市代爾祖爾(Deir Ez-Zor)。過去幾年,她們一直四處流徙,甚至曾經露宿街頭。直到數月前,她們終於能夠回鄉,但家園和農地卻佈滿戰火燒過的痕迹。樂施會在幼發拉底河(Euphrates River)兩岸的多個村落協助與Seeham遭遇相似的家庭重建灌溉設施,讓他們能夠恢復耕作。(攝影︰Dania Kareh / Oxfam)
7歲的Noura住在大馬士革,她就讀的學校評估過該區局勢後,決定復課。樂施會為她的學校修復洗手間和校內其他供水設施,讓學生能夠在安全和衛生的環境上課。(攝影︰Dania Kareh / Oxfam)
 
7歲的Noura住在大馬士革,她就讀的學校評估過該區局勢後,決定復課。樂施會為她的學校修復洗手間和校內其他供水設施,讓學生能夠在安全和衛生的環境上課。(攝影︰Dania Kareh / Oxfam)

黎巴嫩

大批敘利亞難民因逃離戰事湧入黎巴嫩,令當地人口急劇膨脹了三成,對民生造成影響,在就學、醫療、住屋、經濟等方面構成壓力。樂施會在黎巴嫩的救援工作包括提供食水及生計項目,以支持當地的敘利亞難民和收容難民的小區。同時,我們向難民家庭提供法律及人權方面的信息,並轉介他們至所需醫療、法律及其他服務。樂施會已在黎巴嫩支援逾25萬人。工作包括:

  • 派發衛生包及舉辦公共衛生教育環節,以及提供適合家用、公用及市用的垃圾桶
  • 興建及維修超過1,100組公共廁所,以確保每組廁所不多於20人使用,以免超出用量負荷
  • 在難民營內和臨時房屋的公用區域安裝超過720個大型儲水塔
  • 透過水車運送食水,讓難民取得足夠用水,以供飲用、煮食及洗滌
  • 興建或維修70組淋浴間,向家庭提供折迭式儲水桶及儲水器皿

約旦

樂施會在約旦有「第四大城」之稱的扎亞特里難民營(Za’atari refugee camp)內,負責食水供應。我們與當地夥伴在營裡興建供水網絡,滿足營內8萬名難民的用水需求。

扎亞特里難民營共分爲12個區域,除了為所有營區供應食水,樂施會亦集中在其中三個區域推行更多面的支援,包括清潔及保養食水及衛生設施、廢物回收及統籌公共衛生教育宣傳工作等。此外,樂施會已在營內完成供水和污水處理的網絡鋪設工程,並爲最脆弱的家庭(指住戶中有老弱人士)安裝獨立廁所。

樂施會在約旦紮亞特里難民營開展回收項目,以紓緩營內廢物堆積的問題,並為難民提供工作機會,讓賺取收入維持生計。

 

在收容難民的小區,樂施會除了提供緊急救援,亦發展較長線的項目,支持難民及約旦當地人,包括保護諮詢與服務轉介、派發禦寒及保暖物資、應急現金援助、食水管理、小區經濟發展,以及推廣性別平等等多方面的工作。 

受法律和工作證的限制,難民在收容國找工作困難重重。樂施會的固體廢物回收計劃為營內的難民提供工作機會,他們每天工作7小時,可賺取7約旦第納爾(約旦貨幣)。圖中的難民正在為可回收廢物進行分類。(攝影:潘蔚能 / 樂施會)
 
受法律和工作證的限制,難民在收容國找工作困難重重。樂施會的固體廢物回收計劃為營內的難民提供工作機會,他們每天工作7小時,可賺取7約旦第納爾(約旦貨幣)。圖中的難民正在為可回收廢物進行分類。(攝影:潘蔚能 / 樂施會)
當可回收廢物在回收中心分類完畢,就會送往碎紙機切碎成碎片,存放在大米袋中。這些回收碎料會運送至約旦市內的循環再造工廠。每噸塑膠可賣200約旦第納爾(約港幣2,190元),而每噸紙皮可賣25約旦第納爾(約港幣274元)。這個回收場每月可賺取1,200約旦第納爾(約港幣13,140元)。(攝影:潘蔚能/ 樂施會)
 
當可回收廢物在回收中心分類完畢,就會送往碎紙機切碎成碎片,存放在大米袋中。這些回收碎料會運送至約旦市內的循環再造工廠。每噸塑膠可賣200約旦第納爾(約港幣2,190元),而每噸紙皮可賣25約旦第納爾(約港幣274元)。這個回收場每月可賺取1,200約旦第納爾(約港幣13,140元)。(攝影:潘蔚能/ 樂施會)
除了在難民營內發展可持續的經濟活動和環保項目,樂施會亦為接收難民的社區提供支援。約旦的供水系統向來都為國民詬病,全國有40%的供水會在輸送的過程中因洩漏而浪費,人口急增令該國的用水需求上升。為解決問題,樂施會在拜勒加省和扎爾卡省培訓近400位女性成為水管工匠,一方面讓她們透過維修水管賺取收入,另一方面有助解決城內的漏水問題。Mariam是其中一位參加者。(攝影:Abbie Trayler-Smith / 樂施會)
 
除了在難民營內發展可持續的經濟和環保項目,樂施會亦為接收難民的社區提供支援。約旦的供水系統向來都為國民詬病,全國有40%的供水會在輸送的過程中因洩漏而浪費,人口急增令該國的用水需求上升。為解決問題,樂施會在拜勒加省和扎爾卡省培訓近400位女性成為水管工匠,一方面讓她們透過維修水管賺取收入,另一方面有助解決城內的漏水問題。Mariam是其中一位參加者。(攝影:Abbie Trayler-Smith / 樂施會)

土耳其

當地樂施會連結多個夥伴團體,為難民及收容難民社區創造就業機會,並提供職業培訓、協助開發各類商品和設計營銷策略。我們主力拓展照料工作、休閒農業旅遊及紡織業,務求讓難民(尤其女性)可同時兼顧工作和照顧家庭。此外,我們與政府機關、聯合國屬下部門等組織合作,在多個工作地點設立兒童遊戲室、玩具圖書館及社區保姆計劃,為因特殊的上班模式、經濟困難等原因而未能自行安排幼兒照顧的家長,提供適切的幼兒照顧服務。過去三年,我們積極透過發展小區經濟和鄰舍互助,改善難民和收容社區的生活質素。


扶危濟困 刻不容緩

單次捐款 成為樂施之友每月捐款

  * 捐款會用作在全球各地推行救災、災後重建及扶貧項目。

樂施會的迫切呼籲

停戰及武器禁運

除了在區內的人道救援外,樂施會由危機爆發初期開始,已呼籲敘利亞要停戰,以及倡議循政治方向,達致一個長遠的解決方案。我們會繼續與參戰各方交涉,呼籲停止運送所有武器,及確保人道救援暢通無阻,以保護國內外的敘利亞平民。

此外,樂施會聯同超過130個人道救援和人權組織以及個人,共同發起#WithSyria行動,合力幫助敘利亞人爭取和平、重見光明,倡議的重點包括︰

  1. 支持人道主義行動:爲救援行動提供充分資金支持,保障難民獲得庇護,加強對最弱勢難民的重新安置
  2. 制止對平民的攻擊:向衝突各方表達明確立場,堅決反對針對平民的攻擊和對人道主義援助的封鎖
  3. 人權在政治解決方案中是核心:一切國內及國際協商必須以保障國際人道主義和人權法爲前提,方可能終止目前的苦難

#WithSyria: Online petition | Facebook

倡國際社會共同承擔責任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的最新統計,約旦、黎巴嫩和土耳其分別接收了超過65萬、90萬及350萬來自敘利亞的難民。當中,土耳其已連續五年成為全球收容最多難民數目的國家;而按人口比例計算,黎巴嫩是世界上最大難民收容國,其次是約旦和土耳其,分別每6人、14人和22人就有一人是難民。

然而,以上三國都並非富裕國家,難民湧入對國家的公共財政和服務造成沉重負擔。事實上,多個最低度發展國家合共接收了全球三分一的難民;相反,只有約16%的難民身處富裕國家境內。為此,樂施會呼籲富裕國家按國力爲敘利亞危機的救援工作投入資金,並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以武力手段將難民遺返,或把他們關押在人口密度極高且衛生環境惡劣的難民營內。樂施會促請歐盟成員國收容最脆弱的敘利亞難民,尤其是沒有父母或監護人照顧的兒童,以達到難民總人數最少一成,並為他們提供安全和衛生的容身之所,以及為土耳其等收容國提供更長遠的支援。
 

 
 

Oxfam’s 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