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及更新 - 最新消息 - 樂施會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新聞稿及更新

2014年1月15日

樂施會歡迎《施政報告》提出設立「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並促請政府每年檢討最低工資水平

行政長官梁振英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設立「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樂施會對此表示歡迎,特別是當中提及將額外資助有兒童的在職貧窮家庭,按兒童數目提供800元的津貼,以改善他們之生活狀況,在這方向上與樂施會建議的方案相近,相信能有效紓緩此類家庭的供養壓力,防止其跌入綜援網,長遠更可紓緩跨代貧窮問題。

根據《施政報告》建議,「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除了處於貧窮線下的在職家庭可獲全額津貼外,每月收入稍高於家庭住戶中位數一半的低收入家庭,亦可獲半額津貼。樂施會認同這項安排既可讓在職貧窮家庭脫離貧窮網,同時能防止在貧窮線邊緣的在職家庭墮入貧窮線下,能達致脫貧和防貧雙目標。

樂施會總裁余志穩表示:「我們歡迎政府採納了樂施會及其他機構的意見,於《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 我們期望政府盡快落實具體措施,以確保需要養兒育女的在職貧窮家庭,在不用申領綜援的情況下,維持一家最基本的生活水平。對於政府有心協助在職貧窮人士,鼓勵他們『多勞多得』,我們同意方向正確,但認為更長遠和有效的措施是每年檢討和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不少在職貧窮人士辛勤工作,都是希望自食其力,賺取合理回報,而非靠政府補貼維生。」

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

《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的「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協助對象及主要目標與樂施會所建議的方案相近;兩者均是以有兒童成員、非領取綜援的在職貧窮家庭為對象,而且均以紓緩在職貧窮家庭供養兒童的經濟壓力為目標,鼓勵他們繼續就業,以防他們跌入綜援網。

至於申請設有入息和資產審查 ,政府建議大致沿用申請公屋的限額,計劃亦不設居港年期要求 ,樂施會認為基本上可以接受,但認為應盡量簡化申請程序,設計盡量簡單易明,令有需要的家庭早日受惠。

對於同時向合資格貧窮家庭的在職成員發放「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基本金,根據工時分別引入兩級制,每月獲發全額基本津貼600元或1,000元 ,樂施會認同這可鼓勵低薪工友工作,增加收入。不過,這正好反映現時最低工資水平根本不足以令工友養活自己以及多一名家庭成員。本會擔心這變相的「工資補貼」會減低僱主調整員工薪酬的壓力,更關注此措施會否引致政府拖延檢討和改善最低工資水平。事實上,在職人士面對的貧窮問題,主要是源於工資增長長期落後於通脹,因此,樂施會促請政府承諾每年檢討最低工資水平,以協助在職人士,鼓勵自力更生。

少數族裔支援服務

樂施會歡迎政府改變思維,接受「中文語文課程作為第二語言」的方向,更認同應協助及早介入,協助少數族裔學童最終能達致應付中學文憑試中文科的水平。《施政報告》中提及不少建議如增加對少數族裔的支援服務,並提出在中小學為少數族裔學生提供「中國語文課程第二語言學習架構」,增加取錄少數族裔兒童的幼稚園校本支援服務等,本會認為這能有助少數族裔學生學習中文及其他學科。有關在高中提供「應用學習(中國語文)」的建議,這固然可為語文能力稍遜的少數族裔學生提供多一個認可的中文資歷,但樂施會認為應將支援焦點放在學前和小學階段,加強他們學習中文語文的能力。若能建立好這基礎,樂施會相信是最有效的方法使少數族裔學童享有平等機會入讀大學或接受專上教育,從而亦增加就業機會。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獨立的國際發展及人道救援機構,致力消除貧窮以及導致貧窮的不公平狀況。我們在香港、澳門以及世界各地以多元方法解決貧窮問題,包括推行社區可持續發展項目、人道救援及災害防治工作、本地、國家及國際政策倡議,以及培育本地青少年的世界公民教育。香港樂施會於1976年成立以來,共於逾70個地區推行扶貧發展及救災工作。香港樂施會亦是樂施會國際聯會的創會成員,聯會成員於93個國家推展扶貧工作。


傳媒查詢,請聯絡:
周敏盈 Kit Chau
助理傳訊幹事
電話:+852 3120 5272
電郵:kit.chau@oxfam.org.hk

黃碩紅
香港項目經理
電話:+852 3120 5279
電郵:shwong@oxfam.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