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貧富差距擴大至57.7倍 低收入家庭疫後經濟難復原
跳往主要內容
開始主要內容

新聞稿及更新

2023年9月19日

本港貧富差距擴大至57.7倍 低收入家庭疫後經濟難復原

樂施會促政府採取措施收窄貧富差距  改善基層就業狀況
 

樂施會今日發表《香港貧窮狀況報告2023:疫後復常下的兩極化復原》,分析政府統計處數據,發現今年第一季度的香港整體貧窮率達20%,逾136萬人處於貧窮狀態。比較最貧窮及最富裕一成住戶月入中位數,疫情前後的貧富差距由34.3倍(2019年)進一步擴大至57.7倍(2023年第一季),反映即使疫情過去、社會復常,低收入和高收入家庭的經濟復原進展呈兩極化,高收入家庭較能受惠於經濟復甦,而低收入家庭不單未能受惠,更要面臨新的挑戰。

樂施會總裁曾迦慧表示:「隨著社會全面復常,但貧富懸殊問題愈發嚴重,貧窮家庭復原速度遲緩,對整體社會已經響起警號。我們呼籲政府在考慮進一步輸入外勞前,應先透過調高最低工資、創造就業和提供其他誘因,以協助基層就業。同時,政府應加強對劏房家庭的支援,按劏房人口比例將『社區客廳』擴展至18區。此外,透過『官商民』合作的方式,投放資源培育和支持更多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創新扶貧項目,以擴大慈善事業的規模和影響。」

樂施會以政府統計處2019至2022年及今年第一季數據,分析按十等分組別劃分的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第一等分為最貧窮,第十等分為最富裕)。在今年第一季,最貧窮一成住戶的家庭月入中位數僅2,300元,較疫情發生前大跌超過三分一(34.3%),第二等分亦下跌約6%。相反,最富裕的一成住戶家庭月入中位數達132,600元,較2019年上升逾一成,而位於第九等分的家庭,亦有8.8%的升幅。整體家庭月入中位數為29,500元,較疫情前微升1.7%(500元)。

在職貧窮問題在疫後仍然存在,今年第一季有近21萬人(佔就業人口中的6.4%)即使有工作都依然貧窮。近六成在職貧窮人士均有全職工作。按行業分析,在職貧窮比例最高的為「零售、住宿和餐飲服務」,每十位便有一位為在職貧窮。

今年第一季的失業率為3.1%(114,800人),當中超過四成人處於貧窮狀態;六成貧窮失業人士指被公司遣散或解僱,反映基層工友在疫後仍處於就業不穩的狀況。逾57%貧窮失業人口失業達兩個月或以上,更有31%失業半年或以上。

非經濟活躍 貧窮人口亦大幅上升,今年第一季數字逾110萬,較2019年增加10.6%;非經濟活躍人士貧窮率達32.4%,明顯高於整體貧窮率20%。當中近半(51.5萬)為65歲或以上的貧窮長者,較2019年急增31.5%。另一方面,托兒設施依然嚴重不足,貧窮婦女於今年第一季的勞動參與度比疫情前和疫情期間更低。

樂施會認為,香港在疫後復甦的同時,也面臨社會結構轉變,特別是人口老化、家庭規模進一步縮小,以及低技術崗位在勞動市場中的轉變,而這些因素都令香港的貧窮現象變得更加複雜。為此,樂施會提出以下的建議:

  • 每年調整最低工資,保障基層收入及吸引(潛在)勞動力

樂施會一直倡議政府應每年調整法定最低工資,工資水平應能追及通脹、符合「一養一」原則及高於平均綜援水平。

  • 由政府推廣生活工資,促進社會流動

作為全港最大僱主,政府應該率先向外判工支付生活工資;我們還建議政府每年公布生活工資的水平,令有能力的僱主可以自願選擇向基層員工支付生活工資。

  • 港交所提升ESG中「社會」披露標準至「強制披露」,並加入生活工資的匯報

提升「社會」的披露責任至「強制披露」,與「管治」及「環境」一樣,以提升企業整體社會企業責任表現及透明度。 而「社會」方面,有關的「強制披露」應包括企業有否向其僱員支付生活工資。

  • 支援劏房家庭,按劏房人口比例將「社區客廳」擴展至18區

「社區客廳」必須以便捷區內劏房戶為重點。政府應按人口比例,將計劃擴展至18區,並定期檢討計劃成效。針對劏房的租金問題設立「起始租金」制度,以確保處於弱勢的基層居民獲得合理的租金保護;延長「簡約公屋」居住期限,直至住戶獲分配公屋。

  • 推動社區經濟,建立墟市系統

建議政府成立「墟市種籽基金」,並開放新屋邨及政府各區用地,以支持非牟利團體運營基層墟市,長遠支援基層檔主經營攤檔,推動社區經濟的發展。

  • 透過「官商民」合作,支持更多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項目

行政長官早前表示,期望打造香港成為國際慈善中心。賽馬亦於早前宣布撥款50億設立公益慈善研究院,樂施會表示歡迎,認為是一個提升社會創新項目影響力的重要契機,建議研究院調配資源,增強相關持份者在社會影響力評估的能力。與此同時,我們並建議透過「按效益收費」、「創新計劃」等模式,鼓勵企業多加參與,支持更多具社會影響力的扶貧創新項目,以發揮更大的社會貢獻。

  • 加強幼兒託管服務,助非經濟活躍婦女投入勞動市場

定期檢討「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試行計劃」的成效,長遠並研究將服務擴大至18區,讓更多學童能夠受惠。

  • 提高對零散工的保障,並從公營部門中創造更多彈性工作崗位

勞工處目前正在檢討《僱傭條例》下「連續性合約」的規定,樂施會支持落實處方提出的「60小時方案」(四周工作60小時),認為它能更好地保障零散工的權益。樂施會亦建議公營部門創造更多彈性工作崗位,如政府舉辦海濱夜市,可公開招聘部分非技術性職位(如清潔員、場地管理人員);或是陪診、回收分類等。 

  • 檢討中高齡就業計劃的成效

改善「中高齡就業計劃」,研究調整僱員留任津貼,建議金額比例為僱主與僱員各獲3,000元資助,以提高計劃吸引力。

- 完 -
 

關於樂施會
樂施會是國際扶貧機構,致力透過政策倡議、社區扶貧及人道救援服務,與大眾共建「無窮世界」。
 

傳媒查詢,請聯絡:
陳敏婷 Roni Chan
樂施會高級傳訊幹事
電話:+852 3120 5222
電郵:roni.chan@oxfam.org.hk

    

左起:
• 樂施會助理研究及倡議經理梁名峰
• 樂施會總裁曾迦慧
• 樂施會港澳台項目總監黃碩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