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維多利亞城之旅 - Feature Stories - Oxfam Hong Kong
Skip to main content
Start main content

Feature Stories

Development Education30 JAN 2015

夏日的維多利亞城之旅

Image of Chow

Chow

鄒頌華 is a Lonely Planet author and is the founder of the social enterprise Walk In Hong Kong. Her articles are often published in the international media, including BBC and CNN.

10644991_614263468691167_9222118029835930534_n2011年香港的堅尼系數高達0.537,反映嚴重的貧富懸殊現象。參考許多國家的經驗,公平的教育機會是收窄貧富懸殊的有效方法,不過現時香港的社會環境及教育政策能否保證有「公平的」教育機會?若社會對基層學生的支援不足,長遠必造成嚴重的跨代貧窮問題。

現時的學制和社會均要求學生有更廣闊的視野,而社經地位較高的父母,因着資源和人脈的關係,往往可為子女得到這些「視野」。為了擴闊基層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成為有承擔的「世界公民」,樂施會於2014年暑假首辦「樂施青年計劃」,設計一個讓基層中學生認識社會議題的考察體驗系列,並安排關懷社會的「社會達人」作導師,希望學生不會只視「名人富豪」為人生榜樣,反而從這些導師身上看見改變社會的各種可能性。

圖/文:鄒頌華 

在接到樂施會教育幹事Kelly邀請,成為該會「樂施青年計劃」(Summer Youth Programme)的合作夥伴時,其實有一刻我有猶疑,香港的中學生真的對「行街說歷史」有興趣嗎?

以行街方式欣賞香港 

去年八月,我和我的拍檔們成立了「活現香港」,希望推動以行街的方式去欣賞和了解我們的家鄉──香港──一座有一百七十多年歷史的城市。一直以來,我們設定的服務對象都是成人,至少是大學生,畢竟有過社會歷練的人才會對較深層次的歷史文化故事有興趣和產生共鳴。我們也曾經服務過直資中學的學生,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學生們全程呆若木雞,不發問也不觀察,只待活動完結,回家打機去。尤記得當時一位負責活動的老師很感慨說,這些中產港孩,一有假期就去遊學,倫敦、巴黎、紐約都去過了,還會看香港上眼嗎?儘管香港是自己的家。 

10559845_614262732024574_3857954287113080618_n的確,現在許多學生不愁課外活動,遊學團更是多不勝數。得來太易的結果是,學生毫不珍惜學習的時光,每每在活動中聽的最津津樂道的是老師,而不是同學。那次,也是我第一次為中學生搞城市導賞的體驗,確實令我有點失望。 

但是在Kelly的游說下,我還是抱著姑且再試一次的心態去搞一次。Kelly說,Summer Youth Program的學生來自不同學校,背景也不一樣,而且,他們學業不錯,但並沒有如上述說一放假就遊學的學生們那麼好運,這個計劃是希望他們也有機會擴闊視野。 

我相信,要增廣見聞,出境遊學固然吸引,但在自己的家鄉旅行也同樣精彩。於是,在七月一個周末,我們把課室搬到街頭,在維多利亞城中的大街小巷穿梭,重溫甚至是發掘我城鮮為人知的往事奇聞。

漫步到皇后像廣場 

維多利亞城的心臟地帶就是今天的中環。我們從港島半山堅道的孫中山紀念館出發,一直漫步到山腳下的皇后像廣場。最初,我擔心這個每天也有許多人進進出出的市中心,沒有什麼異國情調,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豈料,原來大部份參加計劃的同學們,也是首次踏足這個地方。

10641020_614262378691276_1487862458737761233_n由第一站孫中山紀念館,至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動植物公園、前港督府和聖約翰大教堂等,這些建築群不但漂亮,而且還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例如歐亞混血兒家族何東(孫中山紀念館原為何東胞弟何甘棠的故居)如何見證香港的崛起;葡萄牙除了把天主教帶到香港,還協助建設初期的殖民地政府;英國人如何綠化香港;聖公會教徒又如何推動早期的婦女運動;而今天每逢周末都可在皇后像廣場見到的外傭,又如何解放香港的婦女勞動力?

不同種族的人,在不同時期對香港作出的貢獻,這些在課堂和課本中沒有教的東西,同學們看來並不覺得沉悶,反而用心去聆聽和發問。而香港這個由多元種族組成、充滿不同機會的社會,雖然一度被人遺忘,但走著走著,好像又啟發了同學們思考未來的一些路向,其中一位準備投身婚禮管理行業的同學,就對華麗的教堂特別有興趣。未來,不止是升學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

兩小時的導賞活動結束,但我相信同學們的旅程才剛展開。活動後,我收到一些同學們的回應,其中一位寫道:「人生並非只有一種方法去走,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們失意的時候並非一無所有,反而可成為新的方向和突破。新的嘗試或有新的發現,令我們大開眼界。」

作為合作夥伴的我們,聽到這番話也是極大的鼓勵。

IMG_0802

 

鄒頌華為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作者、社企「活現香港」創辦人;其文化和評論文章常見於本地及國際媒體包括BBC和CNN。